欢迎您,进入宜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报道 | 宜宾:打造产业发展“洼地” 建设经济强市

特别报道 | 宜宾:打造产业发展“洼地” 建设经济强市

发布日期:2016-11-02   浏览次数:1047

 

        年初,宜宾出台《扶持“六大基地”工业企业发展用电用气补贴办法》,统筹1.5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企业降低用电、用气成本。
        全市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新增用电成本统一降至0.45元/千瓦时(屏山县0.42元/千瓦时),是全省除三州和雅安丰水期外电价成本最低的市州;全市工业企业新增用气成本统一降至2.19元/立方米,是全省用气成本最低的三个市州之一,预计每年可为宜宾市工业企业降低用电用气成本约2.3亿元。
        年中,宜宾深入开展千名领导干部联系千户企业“进企业、结对子、解难题、促发展”活动,支持和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同时,继续实施工业企业问题清单制度和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项目)制度,逐一解决发展难题。
        9月,宜宾用28天出台《支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吸引了深圳两个总产值达85亿元的智能终端产业项目落户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宾将在白酒、煤炭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崛起一个新的支撑产业。
        宜宾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城市,正在巩固提升名优白酒、综合能源、化工轻纺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培育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通用航空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当好川南经济发展排头兵。

依托宜宾港构建通江达海水运大通道

宜宾目标 更具辐射吸纳能力的经济强市

10月28日,在刚闭幕的中共宜宾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宜宾市委书记刘中伯说,今后五年,宜宾将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定力,以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取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创新、开放合作为路径,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区域中心大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全面创新改革先行市、幸福美丽城市和党建示范市,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宜宾提出,未来五年要加快建成更具辐射吸纳能力的经济强市。刘中伯认为,“十三五”期间,宜宾经济增速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市、现代工业强市、现代特色农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及现代旅游经济强市。

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杜紫平表示,宜宾产业转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势在快行的关键时期,必须实行“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即一手抓传统产业的巩固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以此实现三次产业的互促互进、协调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工业强市。宜宾将继续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力度,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一方面,巩固提升以“五粮液”为龙头的“宜宾酒”品牌形象和影响力,着力并购重组整合产业、壮大产业集群、提升整体品质,提高“宜宾酒”市场占有率,打造“世界顶级名优白酒生产基地”;大力推进机械制造、能源、建材等产业转型发展,改造提升粘胶纤维、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等轻纺化工传统产业,提高创新驱动能力。另一方面,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及四川行动计划,加快发展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器械、页岩气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着力建设全省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

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宜宾将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着力点,着力打造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和长江上游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区域交通枢纽的优势,着力推进临港工业和码头仓储、配送联运物流业建设,加快发展铁公水空多式联运。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加大“三江两海”整体宣传营销力度,推动景区上档升级,积极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推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真正把旅游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培育壮大电子商务、数字动漫影视、数字教育、网络营销等新兴业态。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产业,积极引进省内外优质高端品牌办学机构到宜宾办学,鼓励发展新型、多层次养老健康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深化区域金融合作,积极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在宜宾设立分支机构,构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宜宾将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壮大“茶、猪、牛、竹、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向家坝灌区现代立体农业发展,实施“五新”科技示范带动、“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名优特新品牌等四大工程,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新型业态。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等生态农产品生产。

加快建设现代旅游经济强市。宜宾将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强化资源整合,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宣传营销,积极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

南溪工业区

  “一把手工程” 大招商促进大发展

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越快的地方,也是招商引资做得最成功的地方。在重庆,通过招商引资,一个全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优势产业;在成都,通过招商引资,一个全新的汽车产业迅速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在永川,通过招商引资,一个全新的智能制造产业独占鳌头……招商引资,不仅可以让产业无中生有,还可以短时间内成为强势产业。

刘中伯表示,招商引资是宜宾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培育产业增长点的最直接抓手,宜宾的转型发展快不快,就看招商工作做得好不好。

宜宾要进入2000亿元俱乐部,仅靠白酒、煤炭等产业,支撑力度不够,为此,宜宾以“无中生有”的胆识和决心,确立了加快培育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器械、页岩气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现代物流、旅游文化、信息服务、教育医疗、现代金融等先导型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方向,期望通过全力以赴抓招商,让新兴产业从规划变为现实,成为推动宜宾加快发展的动力。

宜宾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要求市、县(区)两级由副书记或常务副市长、常务副县(区)长分管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通过领导干部带头招、带头跑,充分挖掘和利用手头各种资源,促进项目落地。

杜紫平说,宜宾将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招商引资的首选目标,着力吸引大公司、大集团在宜宾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甚至地区总部。主动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联系,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和省内知名大企业,加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在坚持领导带头招商、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级商会和川籍、宜宾籍在外成功人士、经济能人的推介、引荐、推动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联谊活动,提高招商成功率。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方式,研究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开展区域性、行业性的中介招商或委托招商。实行招商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签约、落地、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难题,促进项目早签约、早建设、早投产。

同时,打造一流的政策环境,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宜宾只做加法、乘法,不做减法、除法,确保各项政策真正惠及企业。凡是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对企业发展有利的,都应大胆地探索和试验;凡是政策规定有幅度的,都应灵活掌握和运用;凡是外地实践已经证明可行的,都应充分学习和借鉴。

PVC管道车间

临港新区 经济强市动力之芯

未来,宜宾临港国家级经开区将坚持“产学研港城”融合发展思路,把临港新区建设成为经济强市的动力之芯和科教之城、产业之城、开放之城、宜居之城。

刘中伯认为,建设经济强市,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必须认真践行省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四川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机遇,着力创新驱动,努力建设科教强市,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核心动力。要以大学城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构建多元化办学体系,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动教育产业大发展。要以科创城建设为突破口,坚持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科技公共服务、科技对外交流合作为重点,推动创新平台集聚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军民融合发展协同化、创新创业大众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因此,未来的临港国家级经开区将建设科教之城。突出产学研一体化,以大学城和科创城为载体,加快打造教育和科创品牌,构建以教育和科技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建设产业之城。积极引进一批科技研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推动临港新区从项目集聚、要素集聚向企业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转变。建设开放之城,提升宜宾港水运综合能力,构建通江达海水运大通道,打造集装箱、重件、滚装和散货为一体的四川最大的现代内河枢纽港,建成长江起点航运物流中心。

产业上,重点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通用航空、新材料产业,同时,依托水运港口和黄金水道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出口加工等临港产业,构建临港产业集群,推进沿江经济带建设。

 

五年辉煌

从2010年到2015年,五年来,宜宾GDP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10.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五年翻了一番。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居全省第2位。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是2010年的1.72倍、1.92倍。

累计完成城乡建设投资1435亿元,城镇化率提高7.1个百分点。

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区)由2010年的2个增加到8个

宜宾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建成并获批。 

 

未来五年

——加快建成更具辐射吸纳能力的经济强市。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市、现代工业强市、现代特色农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现代旅游经济强市,成为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经济强市。

——加快建成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大城市。力争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枢纽城市功能显著增强,成为区域生产要素配置中心、信息资源交流中心、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加快建成更加更具便捷通畅战略地位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县通铁路”,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700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超过400公里、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00万人次、全域宜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万标箱,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

——加快建成更具活力动力的全面创新改革先行市。基本建成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自贸区建设成效明显,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加快形成。

——加快建成更加安居乐业的幸福美丽城市。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法治宜宾、平安宜宾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更放心的食品、更舒适的人居环境、更有品质的文化服务、更安全的社会环境。

——加快建成更具凝聚力战斗力更强的党建示范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更加凸显,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政治生态更加良好。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展开
  • 028-962555
  • 服务邮箱

  • ybggpt@163.com
  •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