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颇有‘味道’的对接会。”6月11日,2018“厕所革命·四川行动”产品展示对接会期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轻工纺织处处长黄鹏一语双关道出办会初衷。
在他看来,“味道”一指“厕所革命”消除异味之盼,要让厕所全面告别脏乱差,步入清洁便利、绿色环保新阶段;其二,则意味着“厕所革命”带来的产业发展新希望,希望“四川造”更好抱团发力,共同把“小厕所”做成大产业。
现状
去年全省厕所相关产值970亿元,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黄鹏算了一笔账:四川是人口大省,据统计2017年常住人口约为8262万;四川也是全国旅游大省,2017年赴川游客为6.4亿人次。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每天在川民众如厕次数达3亿次左右。去年,全省“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按照计划,到2020年,全省将新建和改建厕所达1.9万座。一个巨大的新市场,正逐渐开启。
与巨大需求相比,四川厕所用具产业的供应能力却显得有些不足。据统计,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厕所用具及配套生产企业458家,产值970亿元,占全省轻工行业总产值的18%。而这些企业中,制造业占比并不高,能叫得响的“四川造”品牌更是屈指可数。“企业规模、体量较小,业态、产品单一等问题较为突出。”产业发展分散,目前,全省还没有针对厕所、卫浴等产业建立起统一的生产制造产业园区。
此外,“厕所革命”也并非只是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越来越高的环保、绿色、生态等消费新需求也带来了新挑战。而四川地貌复杂,补齐厕所短板的工作要求也更高。“这也给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破
瞄准核心竞争力,新产品、新势力涌现
“小厕所”如何做成“大产业”?此次集中展示对接会上,一股“四川造”新势力正在涌起。
“未来的厕所,将不再是传统的修建、装修模式。”主攻景区新型厕所的四川旅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今年4月推出的新品——“一体化智慧生态环保厕所”。现场负责人王勋介绍,采用微生物降解,该产品无须用水、无须动土、就可安装使用,并可实现零排放、无污染。此外,该产品还搭载了扫码出纸等24小时无人便利新科技。
看重“厕所革命”市场新机遇,专注卫浴品牌20余年的四川帝王洁具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专门成立了事业部,专注研发舒适、生态的环保公厕产品。当天,该企业带来采用了除臭和新风系统的“可深呼吸的厕所”。“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公厕产品,也更节能更便捷。”四川帝王洁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志雄介绍,一座10个蹲位的公厕,使用新产品、新技术,一年可节约用水1100余吨。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生产,从下单到出厂只需15天就可交付使用。“现场安装就像搭积木一样,4个多小时就可完成。”
黄鹏介绍,目前,整合互联网、生物降解、风能、太阳能、远程控制、绿色建筑等技术的“四川造”生态环保厕所产品,正在成为独一无二的特色产品。
“特别是能够在高山高寒地区,解决生物循环降解等难题。”他介绍,为破解地处高山高寒地区生态环保厕所的生物循环降解技术,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高校机构联合相关企业在四川做了很多研究。借助泡沫微生物环保技术实现高寒景区零污染,海螺沟景区还入选了全国“厕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区”。
此外,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自动感应节水技术,生产集循环用水和粪便处理于一体的环保集成厕所,并通过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储能技术对厕所进行供电,也是越来越多“四川造”努力的方向。
未来
全面刷新“四川造”品牌,抱团做大做强
要把“小厕所”做成大产业,也必须贴近消费升级需求。
“厕所革命也要经历厕所制造、厕所质造和厕所智造的产业发展过程。”黄鹏说,此次展示的厕所产品主要是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装配式建筑工厂生产的产品。下一步,四川还将鼓励支持企业建设3D打印、数字化生产、智能生产线等,根据客户的需求模块化定制生产产品。
目前,不少地区正积极探索PPP模式推进“厕所革命”。在他看来,企业负责公厕项目的融资、投资、建设、管理,政府分期回购。“四川造”的生态环保厕所节水节电,还节约人工及排污等费用,有效减轻了资金压力。
制造之外,服务、运营等新模式、新业态也大有空间。
“养护工作是厕所革命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也是厕所管理工作中一个痛点。”为此,四川旅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日本专业养护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制度,成立了中国西南地区第一家专注于厕所环境养护的专业公司,实现了厕所养护的国际标准达标。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集成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也成为该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川厕所用具市场,外来品牌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在王勋看来,“四川造”厕所用具产品要摆脱营销困境,也应该积极“走出去”,并借鉴家具行业抱团发展的模式,形成产业联盟,加大集中科技投入和业态整合,共同做大做强。
在他看来,“味道”一指“厕所革命”消除异味之盼,要让厕所全面告别脏乱差,步入清洁便利、绿色环保新阶段;其二,则意味着“厕所革命”带来的产业发展新希望,希望“四川造”更好抱团发力,共同把“小厕所”做成大产业。
现状
去年全省厕所相关产值970亿元,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黄鹏算了一笔账:四川是人口大省,据统计2017年常住人口约为8262万;四川也是全国旅游大省,2017年赴川游客为6.4亿人次。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每天在川民众如厕次数达3亿次左右。去年,全省“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按照计划,到2020年,全省将新建和改建厕所达1.9万座。一个巨大的新市场,正逐渐开启。
与巨大需求相比,四川厕所用具产业的供应能力却显得有些不足。据统计,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厕所用具及配套生产企业458家,产值970亿元,占全省轻工行业总产值的18%。而这些企业中,制造业占比并不高,能叫得响的“四川造”品牌更是屈指可数。“企业规模、体量较小,业态、产品单一等问题较为突出。”产业发展分散,目前,全省还没有针对厕所、卫浴等产业建立起统一的生产制造产业园区。
此外,“厕所革命”也并非只是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越来越高的环保、绿色、生态等消费新需求也带来了新挑战。而四川地貌复杂,补齐厕所短板的工作要求也更高。“这也给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破
瞄准核心竞争力,新产品、新势力涌现
“小厕所”如何做成“大产业”?此次集中展示对接会上,一股“四川造”新势力正在涌起。
“未来的厕所,将不再是传统的修建、装修模式。”主攻景区新型厕所的四川旅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今年4月推出的新品——“一体化智慧生态环保厕所”。现场负责人王勋介绍,采用微生物降解,该产品无须用水、无须动土、就可安装使用,并可实现零排放、无污染。此外,该产品还搭载了扫码出纸等24小时无人便利新科技。
看重“厕所革命”市场新机遇,专注卫浴品牌20余年的四川帝王洁具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专门成立了事业部,专注研发舒适、生态的环保公厕产品。当天,该企业带来采用了除臭和新风系统的“可深呼吸的厕所”。“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公厕产品,也更节能更便捷。”四川帝王洁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志雄介绍,一座10个蹲位的公厕,使用新产品、新技术,一年可节约用水1100余吨。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生产,从下单到出厂只需15天就可交付使用。“现场安装就像搭积木一样,4个多小时就可完成。”
黄鹏介绍,目前,整合互联网、生物降解、风能、太阳能、远程控制、绿色建筑等技术的“四川造”生态环保厕所产品,正在成为独一无二的特色产品。
“特别是能够在高山高寒地区,解决生物循环降解等难题。”他介绍,为破解地处高山高寒地区生态环保厕所的生物循环降解技术,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高校机构联合相关企业在四川做了很多研究。借助泡沫微生物环保技术实现高寒景区零污染,海螺沟景区还入选了全国“厕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区”。
此外,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自动感应节水技术,生产集循环用水和粪便处理于一体的环保集成厕所,并通过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储能技术对厕所进行供电,也是越来越多“四川造”努力的方向。
未来
全面刷新“四川造”品牌,抱团做大做强
要把“小厕所”做成大产业,也必须贴近消费升级需求。
“厕所革命也要经历厕所制造、厕所质造和厕所智造的产业发展过程。”黄鹏说,此次展示的厕所产品主要是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装配式建筑工厂生产的产品。下一步,四川还将鼓励支持企业建设3D打印、数字化生产、智能生产线等,根据客户的需求模块化定制生产产品。
目前,不少地区正积极探索PPP模式推进“厕所革命”。在他看来,企业负责公厕项目的融资、投资、建设、管理,政府分期回购。“四川造”的生态环保厕所节水节电,还节约人工及排污等费用,有效减轻了资金压力。
制造之外,服务、运营等新模式、新业态也大有空间。
“养护工作是厕所革命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也是厕所管理工作中一个痛点。”为此,四川旅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日本专业养护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制度,成立了中国西南地区第一家专注于厕所环境养护的专业公司,实现了厕所养护的国际标准达标。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集成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也成为该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川厕所用具市场,外来品牌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在王勋看来,“四川造”厕所用具产品要摆脱营销困境,也应该积极“走出去”,并借鉴家具行业抱团发展的模式,形成产业联盟,加大集中科技投入和业态整合,共同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