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宜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长江经济带产业调整:退出、升级、转移、共建同行

长江经济带产业调整:退出、升级、转移、共建同行

发布日期:2016-09-13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四川网   浏览次数:1148
          位于武汉高铁站边的武钢高炉面临选择。

 

  “以后很难有大发展了,除了减产外,大部分长江边的钢铁厂难以有大的出路。”9月12日,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许中波谈起长江经济带省份的一些钢铁企业时说。

 

  许中波说,因为近期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长江经济带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为此,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建材、船舶等产业需改造升级,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但是并不是说长江经济带就不发展产业。

 

  相反,《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技术产业化和应用示范,联合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指出,其实最近几年长江周边的一些产业已经开始调整,比如武汉就是如此。未来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原先的一些可能影响环境的产业会加快淘汰。

 

  环保重压产业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过去长江沿线和周边地区布局了较多的化工、钢铁等产业。比如化工,就有40多万家,产量占到全国的46%。不过,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这些产业都要进行大调整。

 

  《规划纲要》提出,保护和改善水环境,重点是严格治理工业污染、严格处置城镇污水垃圾、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严格防控船舶污染。为此,要明确各地区环境容量,制定负面清单,强化日常监测和监管,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责制度。对不符合要求占用的岸线、河段、土地和布局的产业,必须无条件退出。

 

  《规划纲要》强调,推动传统产业整合升级,依托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整合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引导生产要素向更具竞争力的地区集聚。积极推动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建材、船舶等产业改造升级,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区域专家徐逢贤指出,长江流域要实现绿色发展,产业必须做相应的调整,钢铁、煤炭等产业要压缩。“一方面做产业能源清洁,另一方面产业转型,如西部地区发展航天产业。”他说。

 

  据悉,目前长江沿线已经有一些产业在调整,比如上述的武钢最近几年在减少产能。但是从下游的上海,到南京、马鞍山、武汉,以及上游的重庆,沿线都有钢铁。至于化工产业,沿线不少城市都有。

 

  不过,产业调整不太可能马上全部关闭。许中波告诉记者,重庆钢铁过去在市区,现在调整到了长江边。毕竟沿江和沿海是钢铁发展的良好条件,因为进口铁矿石最方便。

 

  但是现在钢铁企业逐步减少产量是肯定的。“未来需求减少后,一些低端的产能会削减,像建筑用钢减少需求后,产能需要关闭。” 许中波说。

 

  徐逢贤认为,每个城市都要强调地区因素,保证生产平衡,根据各自的区位以及产业优势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产业的投入。中上游很多城市是以钢铁产业为主,需要深加工,增值产业,以及压缩一些产业。西部城市也可以发展一些高科技,比如成都的优势产业是航天电子,以及互联网软件行业,重庆汽车产业做得很好。

 

  产业升级与转移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对于未来发展的产业提出了一些思路。

 

  《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技术产业化和应用示范,联合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积极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

 

  在新兴产业方面,要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提升关键系统及装备研制能力,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加快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不少城市已经在这些方面取得了突破。

 

  比如重庆已经提出了新的十大产业,分别是电子核心基础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MDI及化工新材料、页岩气、生物医药、环保等十大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力争到2020年形成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此前,重庆最初的产业以重工业为主,包括钢铁、煤炭、机械等。

 

  2015年重庆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660亿元,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0%。重庆政协常委王崇举认为, 这十大产业今年产值可能达到近3000亿,这些产业很多别的城市也在发展。比如机器人,如果做得更细,发展前景是很巨大的。

 

  “比如机器人无论是家庭、工厂等需求都很大,关键是做好。”王崇举说。

 

  重庆不少产业其实是从沿海迁移过来,比如厦门、昆山的笔记本电脑制造,不少转移至重庆生产。

 

  《规划纲要》提出,下游地区积极引导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以内需为主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上游地区转移。中上游地区要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因地制宜承接相关产业,促进产业价值链的整体提升。严格禁止污染型产业、企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产业转移合作模式,鼓励上海、江苏、浙江到中上游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共同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实现利益共享。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指出,成都和重庆周边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其劳动力成本相对便宜,上游地区可以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仍不够,很多高科技产业,仍是需要发展的,这可以和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共舞。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展开
  • 028-962555
  • 服务邮箱

  • ybggpt@163.com
  • 微信订阅号